理论研究

姚祥:“拿尺量人”得先揽镜自照

时间:2024/12/09
“拿尺量人”得先揽镜自照
——写给文化强国建设中的文学评论者

姚祥
 
       文学评论是一种运用文学理论对文学现象、作品等进行分析、评价或引领的实践活动,旨在帮助读者赏析作品,引导文学创作,探讨文学发展规律。创作与评论是文学发展的双翼,运用得好,就可以相互借力,水涨船高。
 
       好作品如玉在匣中,期待高手解开坚套,使其熠熠生辉。很多时候,作者被创思所牵引,对作品的潜在价值不作估量,而评论者恰有多重视角,更易窥得一片盎然生机。换言之,评论者要说出作者没有意识到,甚至根本意识不到的东西,从而帮助读者欣赏作品,提高作者驾驭作品思想高度的能力。文学评论不是人人可为的读后感,需要评论者在作者止笔处潜思,奋力一跃。技高一等、识高一筹、别有高见是评论的应有之义。文学助力文化建设、凝聚时代精神的职责,评论家当仁不让,并为此殚精竭虑,作集腋成裘地深入构建。由此可见,评论者唯有苦练内功,练就透视作品的眼力,致广大而尽精微,才能不辱使命。作为评论者,是否合格?不妨揽镜自照。
 
       一照有没有足够的认知能力。文学评论能否做到有的放矢、一击即中,认知是基础。首先,广博的知识不可少。作家是杂家,评论家何尝不是?文学理论知识是迈进评论堂奥的第一个门槛,评论者只有深度掌握、灵活运用才能行稳致远;同时兼及社会、人文、历史、哲学等知识,如此,才有可能做到全面、真切、多维度地评论。因此,于学无所不窥、精于穷理、擅于格物、思想不停滞僵化的评论者,方能永呈客观和深探的更新局面。其次,要有敏锐的文学感受力。优秀作品大抵是,一文有一文之风格与境界,敏锐的文学感受力,能确保评论者细辨差别,不会多而即同,而是生能出新,不断焕发生机和活趣。此外,要牢记实践出真知,纸上得来终觉浅。评论者要主动介入社会,聆听文学伴随时代跃迁的心灵回响,尤其要关注那些凸显历史纵深的地域文学、凸显社会纵深的“草根文学”,使公认的文学标准向新而生、向上而升,不断开拓出新境界。如果脱离实际,脱离生活,脱离民众,就会走不出臆想的盲区,无法于广学博征中求得真义。当然,优秀评论家不能满足于学问相对丰赡,也不能满足于不生造概念,不推销噱头,而是要有突破个人知识局限、催生量变到质变、不断升级升维的勇气。好作品言说不尽,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二照有没有犀利的剖析能力。好的评论家具有文本深度阐释的能力,他们致敬庖丁解牛的技艺,先感性再理性,由表及内,由浅入深。首先,从感觉入手,不忘阅读快感。评论家的五感六觉一旦与文本碰撞,就会产生火花。用这种感觉阐释文字背后的微言大义,如四两拨千斤,更易让人接受。立足于自我感受,不脱离文本情境,帮助读者找到作品层层外壳之下的内在机理,穿透技艺的浅表,向更深的文化、哲理、美学领域掘进,甚或,探究表象背后的本质,得出直刺要害的谠论。这种评论逻辑严密,说理透彻,令人信服。其次,经理论加持,聚焦创新的范本。重感觉,并不意味着轻理论,只是依据文本是偏于理论型还是感觉型,确定理论与感觉的最佳配比。很多时候,理论与感觉齐飞,在避免“掉书袋”,凸显人文价值的同时,丰富的文学理论素养,会以一种轻逸的学术涵养与智性形式介入,让文本价值大幅提升。既强调理论的严谨,又注重人文的轻灵,两者互为补足,有利于建立处于两者之上的逻辑推演与统一评论规则,练就评论家先验性的眼光。这种眼光在作品未经典前,敢于为准经典做好前期扎实的多维锐评,推动优秀文本尤其是创新范本,早日经典化。此外,有诗意的表达,不是续貂式说明。氤氲着诗意的评论,更见灵魂、血肉及温度,会吸引更多共鸣共情的受众,而辞彩精拔、言简义丰,会使人在愉悦中豁然开朗。坚守底线,摒弃华而不实的谀评是底线,浅薄而无聊的吹捧,只能使人昏聩。不说套话、少说老话,只讲真心话,对定论的敢于质疑与延伸,力争兑现好作品的最大价值,使评论真正成为时代语境下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
 
       三照有没有高超的引导能力。好的文学评论,特别善于从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当前与未来的关系中思考问题,进行与时俱进的价值阐释。优秀的评论者能做到三个层面的引导。一是树立公器意识,引领大众审美。文学所构建的文化氛围与所传递的价值导向,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众。评论的基本功能之一是“放大”优秀作品的社会影响,实现其与社会的双向奔赴。当前,文学评论者的守正意识尤为重要,只有更多地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到共鸣点,引领大众审美新需求,才能确保文学生生不息,频焕新机。二是引导作家创作,推动文学发展。文学是人类智慧的高度凝结,它指向人性深处,占据着精神层面的高地。因此,引导作家接受时代的熏养,深入当代人的精神世界,剖析世道人心的“常”与“变”, 经由思想感情的发酵,将反映社会生活的日常化叙事,上升为对时代的理解,进而在时代潮流中把握文学脉动,破茧成蝶般的升级文学观,催生新的文学方式诞生,这应当是评论家义不容辞的责任。三是赓续文学传统,助建文化强国。文化从来不是固化的雕塑,而是流动不止的活水。生活的点滴变化,成就了文学的万千模样;生活的点滴变化依存于时代的洪流,也支撑着文化的更新迭代。文学作为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与时代文化的重要印记,凝结的不仅是精神创造,还蕴涵了时代文化形成过程中集体无意识的投影。而经过深度评鉴的作品,更容易种进人们的心田,从生根发芽到枝繁叶茂的渐变之中,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密码得以更快形塑。
 
       作为一名“拿尺量人”的文学评论者,不能因揽镜自照而却步,而要雄起一副舍我其谁的气概,不断提升道德品质与专业素养,坚守时代精神,激发自我创造力,为当代文学的巍巍大厦,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贡献评论之力。


       *本文系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开设“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10周年”专栏征稿。

       *作者姚祥,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芜湖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弋江区作家协会主席。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