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军在线

“三曹故里”唱响“魏晋风骨”| 2023第二届曹操诗歌文化节精彩举行

时间:2023/09/22
 
       以“三曹故里”和“中华药都”享誉的亳州,丰收时节喜迎诗坛盛会。9月18日至20日,2023第二届曹操诗歌文化节在安徽亳州成功举行。活动由安徽省文联、亳州市政府和中国诗歌学会指导,中共亳州市委宣传部、中共谯城区委、谯城区人民政府、诗歌月刊杂志社、古井集团共同主办。

       9月19日晚上,在2023第二届曹操诗歌文化节颁奖典礼上,省文联党组成员、主席、书记处书记陈先发,亳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吉洪武以及谯城区委副书记、区长宋保众等为征文获奖者代表颁奖。来自全国的百余名诗人、作家、评论家,共同见证洋溢着古韵新风的颁奖典礼,观看“群贤毕至、吟咏谯城”文艺演出,欣赏淮北梆子戏、二夹弦、情景剧、诗朗诵、歌舞及器乐演奏等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精彩节目,实地感受“三曹”诗学历久弥新的魅力和亳州兴盛的文化活力。
 
       亳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涌现了包括“三曹”在内的众多先贤名人。本届曹操诗歌文化节以“药都酒歌”为征稿主题,受到业内外广泛关注,共收到10000多首诗歌稿件。经专家认真遴选和综合评判,28首(组)优秀诗歌作品脱颖而出。其中,杜若的组诗《煮酒亳州:独阅建安风骨》获“观沧海”大奖,潘仕龙的组诗《魏晋学》、草树的组诗《药都酒歌》获一等奖,谢丹的《亳州行》等5首(组)诗获二等奖,王征桦的《短歌行》等10首(组)诗获三等奖,梁文奇的《亳州九重奏》等10首(组)诗获“古风奖”。

       吉洪武致辞时表示,举办曹操诗歌文化节,就是以诗歌为载体,推动建安文学薪火相传,促进新时代诗歌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地方文化建设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希望亳州市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坚定文化自信,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推出反映时代新气象、讴歌人民新创造的文艺精品,展现新时代亳州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盛、气象之新,为全面建设现代化美好亳州贡献文艺力量。
 
       宋保众向与会嘉宾介绍谯城区发展情况,认为本届曹操诗歌文化节得益于亳州市与谯城区合力、古井助力,规模更大、影响更广,百余位诗歌名家现场助阵,数千名诗友倾情参与创作,共同展现传统文化之美,掀开地方文学事业崭新一页。
 
       9月19日下午,“呦呦鹿鸣——‘三曹’诗学传承与创新”诗歌座谈会在金不换集团举办。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主题展开热烈研讨,共论“三曹”诗学之精要、建安风骨之豪迈。


       陈先发在研讨交流时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内蕴丰富的“资源库”,也是与时代元素不断碰撞融汇的“发酵池”,当代的文学创新、文化创造、文明构建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创新运用。亳州市秉持高度文化自觉与文化使命感,以曹操所引领的建安文学、倡导形成的建安风骨为契入,守正创新,曹操诗歌文化节的品牌正越擦越亮,影响力越来越广泛。期待亳州的文学文艺文化事业更快迎来精品力作不断涌现、标志性人才层出不穷的繁荣景象。

       著名诗人、评论家耿占春认为需要将古典诗文蕴含的思想转化为当代诗歌写作资源;著名诗人、评论家杨庆祥从基于地理的地域文学创作、地域文化传承的断层解剖等方面作分享交流;著名诗人、《诗潮》主编刘川就曹操诗歌的风骨气质、曹操多重身份对诗歌创作的影响、创作更多与现场有效互动的作品等提出独到见解。许辉、洪放、崔国斌、王兴程、草树、韦代森、魏宏灿等诗人、作家、评论家及获奖代表均认为要在继承与创新中书写新时代的风骨。《诗歌月刊》副主编(主持工作)何冰凌主持座谈。

       活动期间,嘉宾还与当地诗歌爱好者、文艺工作者进行互动交流,观摩古井金秋开酿大典,参加谯乡诗会,到亳州博物馆、曹操地下运兵道、魏武祠以及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等地进行诗歌采风。
 
       2022年9月,首届曹操诗歌文化节在谯城举办,广受好评。本届曹操诗歌文化节延续上届成功做法,主体活动精彩,配套活动多样,内容丰富,亮点较多,获得交口称赞。

       本届曹操诗歌文化节系列活动由谯城区文联、谯城区文化旅游体育局、谯城区融媒体中心、谯城区作协、曹魏文化研究会、谯城区文旅公司、亳州市演艺公司等具体执行。


来源:《诗歌月刊》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