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心语

永远的焦点 ——一场被摄影家许国“带偏”的对话

时间:2024/08/23
永远的焦点
——一场被摄影家许国“带偏”的对话
 

1951年5月17日上午7时,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军60师178团2营5连的战士如猛虎下山向敌人冲去。张崇岫 摄影

2001年7月,中国中铁的数百名员工在玉珠峰下集结。 许国 摄影

印象

       这是中国工业摄影网发布的一组图片。玉珠峰,雁石坪,布曲河边,昆仑山口;路基作业,铺轨,掘进隧道等等,工人和技术人员的身影与青藏高原的自然风光交融在一起;亘古的宇宙色彩,曼妙的自然曲线,雄浑的气势韵律,让人想起朱德群赵无极的油画,想起唐诗宋词中的边塞篇章,想起贝多芬的交响曲。

       “从2001年 2月16日对‘天路’的考察,到2024年6月上旬中国工业摄协创作小组高原铁路采访,20余年,20余次奔赴高原,我用镜头记录下了那些震撼人心的画面。在雪域深处,高山峡谷间,蓝天白云之下,是筑路人默默耕耘的身影。”
       
       许国“致敬雪域筑路工人”的前言与照片相互诠释,震撼人心。这种强烈的冲击感促成了我的采访动机,只是没有想到,我的采访基本“失控”。

       9点半和许国联系,“好的,10点半后办公见”。我说正在医院陪护老人,恐怕要稍微迟到一点。他随后发来一张图片,说他也在医院探视老人,并发了一张图片,那位老人似曾相识。

       见面之后,我问老人的情况。

       “抗美援朝战地摄影师张崇岫,张老。”

       “哦,我知道!”

       “这段时间只要在合肥,我几乎一两天都要去医院探望一次。前阵子送进医院的时候,脉搏只有40多次,现在老人家情况还不错。”

       于是,张崇岫就成了我们交谈的序曲,进而从抗美援朝战地摄影扩展到更宽阔的范围。

       我说,有两张照片印象很深。主角都是孩子。一张是1937年日本人轰炸上海南站,断壁残垣中一个小娃娃哇哇大哭。

       “王小亭拍的。照片的发表颇有一番曲折。照片冲洗出来,托美国的军舰把它从上海运送到了菲律宾的马尼拉,后又从菲律宾出发通过泛美航空送到了美国,对世界人民支持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发挥了巨大作用。”

       还有一张,越南战争的。小女孩在爆炸和浓烟中哭跑。

       “美联社战地记者黄功吾(美籍越南裔)拍的,发表在《纽约时报》,就叫‘凝固汽油弹女孩’,对美国人反战运动影响巨大。我接待过黄功吾,介绍张崇岫的作品时,他很吃惊,非常推崇张老。”

       我说,还有两张二战照片也很经典,“硫磺岛插旗”。

       “乔·罗森格尔拍的。”

       “另一张,苏联红军把旗子插到柏林国会大厦楼顶。”

       “也许就是斯大林本人注意到了硫磺岛照片获得的宣传效果,命令苏联摄影师叶夫根尼·哈尔迪从莫斯科飞往柏林。都是摆拍。”

       从西班牙内战到二战,从解放战争到朝鲜战争,许国如数家珍,列举了众多战地记者的名字和作品。许国的结论是,“张崇岫在军事摄影史上的独一无二的卓越成就无可撼动。”

       许国打开电脑,屏幕刚好对着我。他侧身操控鼠标,一一讲解。

       1951年,第五次战役,纪录片式的连续拍摄。看,这是在山谷里行军;发起冲锋;敌人的行军队伍,坦克卡车距离不过一两百米;俘虏敌人。

       我原本以为张老只是我们的序曲,聊完之后就该快步进入正题。但我发现已经无力左右谈话的方向,索性跟随许国的讲解,穿越到了张崇岫照片中的战火纷飞的战场上去了。

       “张老的好东西太多。瞧,1.33T的图片和视频资料”,许国不无自豪。

       言归正传的“对话”是从我们走出办公室开始的,到走出办公楼告别结束。最后,许国说,有机会,你一定要好好写写张崇岫!

       两天后我抓耳挠腮,想着如何完成稿件,忽然领悟,这被“带偏”的采访,从某种程度上看未必不是“歪打正着”。

       “筑路人是时代的楷模,是高原的脊梁,是我镜头中永远的焦点!他们的精神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雪域高原的每一个角落。”——透过许国在摄影作品选前言中的话,我看到了英雄前辈的身影!

       73年前,中国中铁四局的源头之一——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铁道工程总队赴朝作战,构筑起一条“打不垮、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

       中铁四局的筑路工人不仅在组织脉络上,在精神上,都是张崇岫那一代英雄前辈的继承者。当年的志愿军是时代的楷模,是共和国的脊梁,是张崇岫镜头中永远的焦点。

       张崇岫和许国的照相机有着同一个永远的焦点——时代精神。

对话

       合肥晚报:为什么对张崇岫这么关注?

       许国:我做了13年的中铁四局宣传部部长,自然熟悉中铁四局的历史。中铁四局的前身就是志愿军抗美援朝铁道工程总队。凯旋后,这支队伍转战全国各地,一些工班里就有抗美援朝老兵。

       合肥晚报:从战地摄影的专业角度看,张老的作品好在哪里?只是因为靠得近吗?卡帕说过,拍得不够好,是因为不够近。

       许国:卡帕的《西班牙战士》《战场的殉难者》《阵亡的一瞬间》等都是不朽的传世之作。抗日战争中他还来过中国,参与了台儿庄战役的拍摄。记得那张戴钢盔的娃娃兵的照片吗,也是卡帕的杰作。“拍得不够好,是因为不够近”,其实,张崇岫也说过类似的话,只是没有卡帕那么凝练。张崇岫说,要拍出好的照片,一定要跟着先头部队,冲在战斗的最前线。从技巧上看,同样是在炮火连天的战场,张老的照片无论是从构图用光还是瞬间都非常到位,卡帕拍的西班牙内战和诺曼底登陆的一些照片非常模糊,当然,这无损于他的伟大。

       合肥晚报:你怎么评价那两张著名的二战插旗的照片,一张硫磺岛,一张柏林国会大厦?我们知道,那都是摆拍的作品。我觉得作为摄影人你似乎有一个执念,就是第一时间第一地点,真实现场,是战地摄影最重要的价值要素。

       许国:我们说那两张照片“著名”,这就已经表明了它们的历史意义,但如果不是摆拍的话,就更了不起了。摄影界多位专家学者经过反复论证,确认张老的照片都是现场抓拍的。张崇岫老前辈还创造了一项世界军事摄影史上的第一,就是战斗最危险、最激烈的时刻,敌我同框拼死搏斗,以往的同框多是押解俘虏一类的非战斗照片。

       合肥晚报:张老作为战地记者留下这么多照片属于职务行为,是不是说但凡待在那个岗位上,就可以拍出那样的照片?

       许国: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我只要有空就爱和张老聊天,总希望能够挖掘保留一些珍贵的资料和记忆。张老说他当时体力非常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参加过百余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否则根本无法跟拍一线部队的行军打仗。除了这些客观条件,就摄影技能而言,他悟性极高,专业水平极高,堪称天才,如果换一个人,不可能拍出那样的照片。张老上过3年小学,2年半中学,在革命队伍里锻炼成长,后来还撰写了报告文学、电影电视剧本。根据他撰写剧本拍摄的电影《战地之星》和电视剧《日出长江》广受好评。
 

来源:合肥晚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