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促进舞蹈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走与时代相结合的文艺道路,省舞协积极响应省文联关于继续开展“我们的沃土,我们的梦”2015—2016年度“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的部署,于2015年岁末分赴怀远、蚌埠、涡阳进行创作采风活动。与老艺人近距离接触,学习技艺、领悟精髓,深切感受到了民族民间文化的无穷魅力,对如何将文化的坚守传承与创作弘扬相结合作了深度探讨。
当采风组一行来到素有花鼓灯“灯窝子”之称的怀远县河溜镇莲花村,适逢村里举行“金莲花花鼓灯培训基地暨金莲花花鼓灯艺术团揭牌仪式”。现场锣鼓铿锵、人声鼎沸,鞭炮声、喝彩声此起彼伏,犹如盛大的节日。安徽省舞蹈家协会张居淮主席受邀上台致辞,花鼓灯老艺人石春兰、石春全、石春根、石昌法、马洪林携金莲花艺术团中青年演员和培训班少年学员为大家淋漓尽致地演绎了花鼓灯的风格舞段、灯歌对唱及传统舞蹈。那随意而成的动作、朴实诙谐的演唱、各成一派的舞动,款款有型、句句有味,“玩灯”犹如信手拈来,收放自如、各具魅力。
“听到锣鼓响,脚底板痒痒”。只有在现场、民间,才能感受到花鼓灯舞蹈所独有的激情和魅力,感受到民族文化的深厚与博大,领略到淮河岸畔儿女的聪颖和智慧。
蚌埠市文化馆和龙子湖区文化馆请来民间艺人周凤兵、王兵、余先平为采风组现场表演、传授省非遗“钱杆子”(亦称“莲湘”)舞蹈。周凤兵老师认真讲授了他所归纳并易于教学传播的十种“钱杆子”舞蹈动作打法,以及舞蹈与传统武术的关联和拓展。其中有“六个点、拾点”的基础打法,有“凤凰展翅、金鸡独立、回头望月、大姑娘逛街、武松打虎式、龙头凤尾、小姑娘踢毽子”等组合造型打法,有单打、双打、对打、插花打等表演形式。其动作开合大方、节奏承启有律、舞姿招势到位,欢快活泼,工整耐看。王兵老师在熟练道具的基础上,在步伐和舞姿形态上作了更为大胆的尝试。他更多地借鉴了西方街舞、流行舞的舞步风格,选用大反差的节奏处理方法,或休止倒步、垫步,或大跨步奔进旋转,加之抛、转接道具的组合,其表现更多具有时尚个性和动作悬念,有着很强的表演冲击力。余先平的舞动则更贴近原生态舞蹈状态,在此基础上更加注意形态的控制和情境的营造发挥。他的舞技娴熟自然、步伐灵巧到位、打跳情趣有加,有套路、多变化、融对话。舞动心神合一、成竹在胸,有乡土气息亦更多一份艺术美感。
下午,采风组一行来到涡阳县 “棒鼓舞”传承学校义门镇第二小学,请刘书峰、刘振平、刘书山、邓书忠等民间艺人为采风组演绎省非遗舞蹈“棒鼓舞”。
“棒鼓舞”又称“太平鼓”、“花棒鼓”或“花鼓灯”,很早就流传于该县的义门镇刘营村一带,是涡阳县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该舞以粗犷、健美、大幅度动作的表演形式和一字长蛇阵、乌龙摆尾、横竖双城、三人玩等阵势演绎结合,体现出舞者勇武、刚毅、向上的气质和威武、雄壮、奔放的气势。“棒鼓舞”艺人多是祖辈相传,展示表演的艺人已是第四代、第五代传人了,演出中有乐队在现场伴奏助兴。2008年,涡阳县“棒鼓舞”被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通过采风,我们见证了一群优秀传统文化的坚持者、坚守者,我们看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鲜活而旺盛的生命力。作为舞蹈工作者,我们要不断地走向民间、走向基层,采风体验、挖掘提炼,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汲取中华传统舞蹈艺术的精华,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更多地创作出具有鲜明的中国精神,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舞蹈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