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转载

铁凝:“传下去”“活起来”

时间:2024/07/12
“传下去”“活起来”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论述

铁 凝
 
       今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八达岭长城脚下的乡亲们回信,“希望大家接续努力、久久为功,像守护家园一样守护好长城……把祖先留下的这份珍贵财富世世代代传下去”。

       “传下去”,这是朴素的家常话。在老百姓的日子里,传下去,就是留存和记住最珍贵的事物、最重要的价值,由此我们确信,人世间有超出个体生命的恒久意义。“传下去”也是中华文明的根本信念。在商周青铜器上,常有“万年无疆”“子子孙孙永宝用”等铭文,这虔诚庄严的祈愿表明,在我们文明的早期,先民们就有一种铭刻在血脉之中的执着信念,那就是超越世事的变迁、时间的磨损,克服毁坏和遗忘,让文明持久传承。这信念激励着中华民族历经一切艰难险阻,五千年风雨兼程、山河壮阔,走到今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首先是连续性,我们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

八达岭长城,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间蜿蜒盘旋。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亲自指导部署,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篇章。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我们强烈地体认到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面对新的世界大势,中华文明永续发展的高度历史自觉、高度文化自信。宅兹中国、何以中国,我们的特性何以形成、如何传承,中华民族从哪里走来、向哪里走去,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科学地回答了历史之问、时代之问、未来之问,彰显着中华民族走自己的路的文化主体性,为世界各民族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保持自己的文化根性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做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首先要牢固树立“传下去”的信念和情感。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是饱含情感的事业,是对我们的来处、对前人的创造与恩泽的赞叹和信守。从殷墟遗址到革命圣地,习近平总书记在祖国的大地上每到一地都要去探访瞻仰,他的论述贯穿着对辉煌历史的深沉情感、对文明前途的责任担当。中华文明是纵贯古今的情感共同体,正是在抚今追昔的情感中,我们体会到每一代人的努力都构成了这伟大文明和传统的“中间物”,我们每个人都是上承下传的“传承人”,对前人负有责任,对后来的世世代代负有责任。

       怀抱着这种责任,必须坚持保护第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每一处文物的损毁、每一种世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失落,我们都愧对前人和后人。要坚定“万年永宝”的信念,满怀敬畏之心,满怀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妥善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全力维护文物的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文化延续性。要不断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扎实推进系统性保护。非遗在中华各民族、中国各地方的人民生活中活态传承,如同植物的种子库,保存着我们民族文化基因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聆听来自山野的歌声,注视一幅天真奇巧的剪纸,感受一种地方性食物的滋味,我们都会强烈地意识到,这一切不能消失,由于这一切的存在,我们的血脉宽阔丰沛,保护非遗就是保护我们创造未来的资源。

 甲骨文,记录了三千多年前商王朝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自然科学等多方面内容,成为研究中国古代文明的珍贵史料。
 
       要“传下去”,也要“活起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论述了“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特别是提出了“第二个结合”的重大论断,这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通过“两个结合”,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由此形成新的文化生命体,古老的中华文明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上焕发着澎湃的活力。

       不忘本来,开辟未来,善于继承、不断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既高度重视“传下去”,又高度重视“活起来”,“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这是总书记站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高度对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反复提出的要求。“活起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基本条件,在当代人与文化遗产热烈而深入的对话中,遗产获得了新的生命,不再仅以封闭的过去形态而存在,而是敞开的、动态的,在这个时代人们的生活和心灵中转化为塑造现在、开辟未来的能动力量。

      “活起来”是在人民生活中、在人民心中活起来。去博物馆打卡成为年轻人的日常休闲方式,诵读经典成为从少儿到老人乐见的社交形态,“我在故宫修文物”成为蕴含着生活理想的追求,国潮风成为街上流行的绚丽风景……这一切都是文化遗产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深入契合、相互成就。在“活起来”的事业中,专业的学术研究至关重要,传统由此不断获得新的时代意义。新文化运动同时伴随着整理国故,就是在现代语境中重新认识传统,阐发传统的现代价值,元曲和明清小说经典地位的确立就是新文化先驱者们的重要成就。在这个意义上,学术研究既是为了“传下去”,更是为了“活起来”。而“活起来”的真正实现,是在广大人民群众之中,一个伟大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最深刻地寄寓在人民作为历史创造者的主体之中。文化遗产属于人民,只有融入人民的生活、经验、情感,融入人民的记忆、审美和价值,润物无声、日用而不觉,文化和文艺的创造才能在辽阔深厚的基础上展开。

小朋友在杭州非遗年货节现场与传统舞狮表演互动。
 
       新时代以来,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响应“活起来”的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积极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大力加强考古和历史研究,提高创新和阐释能力,多角度提炼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文化精髓。同时,坚持古为今用,倾情融入人民生活,回应科学技术发展和现代传播格局的变革,锐意推进普惠性公共文化服务,发挥博物馆、纪念馆和文物保护单位、非遗保护单位的历史文化研究、社会教育、文化传播功能,促进文化遗产为全民所共享。“活起来”没有止境,我们要像维护我们赖以生息的自然生态一样,维护“活起来”的文化生态。

       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习近平总书记发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伟大号召,这是我们新的文化使命。五千年中华文明正在走向人类文明新形态,我们肩负着对历史的责任,我们正在开创未来。完全可以想象,终有一日,中华儿女会在某个遥远的星球上回望蓝色地球,那时,他们将会骄傲地说,那里是中国,是我们的根脉所在,我们从黄河长江迈向了星辰大海。

 
       *作者: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作协主席
 
 
来源:时事报告
附件: